“十四五”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强国心得体会(范文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十四五”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强国心得体会(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十四五”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强国心得体会(范文推荐)

“十四五”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强国心得体会6篇

【篇一】“十四五”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强国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党的十九大取得的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和历史性贡献,是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系统阐述,特别是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提供了强大思想引领、根本遵循和实践动力。我们要深刻认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的重要意义、丰富内涵和重点任务,勇当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排头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一、深刻认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对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的鲜明体现。***总书记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在闽浙工作期间,他就大力推进生态省建设,探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到中央工作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走到哪里,就把对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关切、叮嘱讲到哪里,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问题,形成科学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既深刻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也鲜明体现了***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的时代特色、实践特色和中国特色。

【篇二】“十四五”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强国心得体会

来源:《学习时报》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旨归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反映,体现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和文明程度。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标志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境界。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发展史上的一场深刻变革,生态文明建设绝不是单纯就环境来解决环境问题,而是在新文明观指导下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方式的系统性革命。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保持对自然的敬畏

人类社会发展,需要从自然界摄取物质、能量和信息,这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前提。人类离不开自然,自然环境不仅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而且也是重要的精神享受,能陶冶人的情操,发展人的体力智力,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然而工业文明往往会过分突出人的主体性,人与自然的关系渐渐走向疏离。在实用主义的指导下,人把自然作为索取对象和工具手段,不断地对自然提出各种要求,逐渐发生了人与自然的分化,以至于发生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人错误地认为人可以主宰自然。然而,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却一次次地教育了人,人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不能站在自然界之外去支配自然界,人的血肉之躯来源于自然界并存在于自然界之中,奴役自然本身是不明智、不现实的,切近的、眼前的利益在短时间内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会事与愿违,“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自然灾害阻碍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力的增强,自然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人为破坏了的自然会造成人类发展的困境。据联合国环境署报告,2016年,冲突、暴力和自然灾害造成约3110万人在自己的国家流离失所,其中因自然灾害而流离失所的人数达2420万人。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还体现在自然物种的加速灭绝,自然资源的大量流失,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空气污染等,全球生态危机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实质上,自然灾害是以“天灾”为表象的“人祸”,是人类过度地干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结果。这就警示我们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既要利用好自然,又要像爱惜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惜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

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一方面,人要依赖于自然生存和发展,需要自然提供直接的生活资料和生命的活动资料;
另一方面,自然对社会也有依赖,依赖人对它的认识和开发,依赖人对它的尊重,从而发挥其存在价值。人应该顺应自然,在人与自然“美美与共”、和谐共生的基础上建设美丽世界。当前我国处在多重挑战的关键期、满足人民多样化需要的攻坚期和解决生态问题的窗口期,“三期”叠加,各种矛盾和问题集中显现,社会利益主体和需求表达呈现多元化、复杂化态势,特别是人们的生态文化理念远远滞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培育敬畏自然的生态价值理念迫在眉睫。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培育良好生态文化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揭示出,“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人的理念决定人对自然改造的方向,人的实践活动不是任意妄为的,需要正确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化解生态危机,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让自然生态更优美,人民生活更美好。

树立“天人合一”的整体生态思维。中华文明从肇始之初就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化思维方式,从“人—自然—社会”整体意义上认知和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天人合一”认为人类和自然万物是一种整体性的大生命观,是宇宙自然界的生生之德完满合一的自然状态,人以其文化创造成为协和万物的德性主体,能“为天地立心”,把生养万物作为自己的职责,用仁爱之心对待自然万物,行自然界的“生生之道”。“天人合一”的整体生态思维是对工业文明的整体性超越。工业文明的理论前提是自然资源是无限的,可以依凭科技和工具的进步无限制地开发利用;
其价值目标是为了实现资本利润最大化,对工人和自然进行双重盘剥;
其实践指向是奉行物质主义和个人主义,以无限追求物质财富的方式实现人生价值,忽视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片面追求个人权利,忽视个人应当承担的责任,为社会与自然危机埋下了隐患。新时代,生态文化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超越和扬弃,从而走向“天地人”整体观的视域。“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是系统化的整体性思维,用协调发展的方式看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就是要使人能够享有自然界的生态资源,并实现永续发展。

培育道德共同体的伦理价值理念。生态整体主义要求把“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价值,以此作为评判人类生产生活、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标准。罗马俱乐部在《人类处在转折点》中提出全球伦理学,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促动了人类对生态伦理的普遍关注,奥尔多·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中提出大地伦理,要求人对构成生态的无生命物也负有道德责任,建立一种系统的、整体的、和谐的价值观,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生态整体主义的核心要义是树立道德共同体的价值理念,主要体现在责任意识、公正意识和价值意识三个方面。在责任意识上,强调既要对人和社会负责,也要对大自然负责,认为只有当一个人像对待兄妹那样对待他人,视万物(动物和植物)为自己同胞的时候,这个人才是一个有道德境界的人。在公正意识上,强调既要突出人与人之间的公正,还要体现种际、代际和环境公正,如以均衡的条件、平等的机会实现代际之间的有效整合,发达国家作为生态污染的主要破坏者和全球能源资源的最大消耗者,有义务和责任为全球环境的平衡和恢复作出更大的贡献。在价值意识上,强调既要树立工具价值理念,也要树立人的内在价值理念,即实现求真和向善的统一。在地球环境遭受大量生产、大量浪费的今天,只有将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衡量人类一切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的基础标准,才能以“仁爱”之心面对自然万物,实现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共生共存。

塑造丰富完美的生态人格。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生态文明建设呼唤生态人格的塑造。生态人格是指具有生态文明观念和生态文明建设能力的人所具有的品质,是尊严、责任和价值的集合体,集求真、趋善、臻美于一体,是在生态化思维方式指导下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作为知性的人,“求真”是生态人格塑造的第一个基本要求,即首先需要对自然、社会与人自身及其关系有科学的认知,掌握其客观规律,从而适应强大的自然,进而运用自然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其次,生态化的人需要超越工具理性,达到“趋善”的价值理性,具有“人—社会—自然”和谐共生的整体主义生态思维,在满足人类基本生存需求的同时,认识自然的内在价值,实现“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权利与责任的统一。其三,生态人应具有“臻美”的品格,具有生态审美情趣、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生态人格,心存敬畏之心,与大自然互融共鸣,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达到人与自然融通之境。面对当前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从生态文化培育的视角去反思人的思维方式、伦理价值和人格塑造,是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路径。

【篇三】“十四五”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强国心得体会

开启建设现代化强国新征程

作者:;

作者机构:;

来源:时事报告:大学生版

年:2018

卷:000

期:001

页码:P.59-70

页数:12

中图分类:F299.2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人类现代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方略》;历史学家;抽水马桶;经济总量;发达国家;孙中山

摘要:100年前,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描绘的现代化的蓝图是建铁路、修公路、建造世界水平的大海港。80多年前,历史学家周谷城提出:“我梦想中的中国首要之件便是:人人都有机会坐在抽水马桶上大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不少人曾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描述为现代化生活图景。如今,中国经济总量大致相当于2个日本、4个英国、5个印度、11个墨西哥。中国在短短几十年里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道路,创造了人类现代化历史的奇迹。

【篇四】“十四五”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强国心得体会

作者:唐洲雁

作者机构:山东社会科学院

出版物刊名:求是

页码:35-36页

年卷期:2016年 第20期

主题词: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人;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中国人民;近代以来;奋斗;历史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美好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不懈奋斗的价值追求。时至今Et,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力奋斗,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篇五】“十四五”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强国心得体会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十三五”期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污染防治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雾霾少了”“环境美了”,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切身感受。
生态好,发展才会更好。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的背后,是我们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坚定走上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
“擦亮”蓝天走绿色发展之路
“十三五”期间,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擦亮”蓝天,很多地方不再把生态环境保护看成是给发展“拖后腿”,而是将绿色发展作为新机遇和抓手,努力走出一条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双赢之路。
在河北省迁安市的市标广场,用不锈钢打造的“铁原子”城市雕塑静默矗立。迁安拥有丰富铁矿,一度钢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钢铁让当地人富了起来,也曾让当地群众饱受空气污染之苦。
去产能成为河北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之策。自2021年以来,“钢城”迁安累计压减1000万吨铁、1000万吨钢的产能。同时,当地钢铁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并不断延伸产业链,开发新产
品,提升钢铁产业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近几年,迁安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
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迁安市的绿色转型并非个例,“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超低排放清洁煤电供应体系,光伏、风能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世界首位,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达23.4%。“蓝天白云更多,清新空气常在”正成为现实。今年1-9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7.2%,一些城市已经较大幅度提前
1


完成“十三五”目标。保卫碧水壮士断腕动真格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以往,我国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了沉重代价,导致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
洱海是大理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母亲湖”。近年来,随着大理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外来人口逐渐增多,餐饮客栈服务业快速发展,加之洱海流域截污治污设施基础薄弱,以致污染日益加重。
为还“母亲湖”一份健康,近几年,大理壮士断腕,全面打响环湖截污、生态搬迁等攻坚战。2021年4月,洱海迎来史上最严整治,洱海核心区所有餐饮、客栈一律暂停营业,配合整改。2021年6月,4400多公里的污水收集管网建成,实现了污水的全收集全处理。
动真格也见了真效果。随着整治工作不断推进,洱海水质得到了极大改善。2021年洱海水质实现6个月Ⅱ类,2021、2021年连续两年洱海水质实现7个月Ⅱ类,今年1至5月洱海水质为Ⅱ类,主要水质指标变化趋势总体向好。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助推了全域旅游发展,2021年大理州共接待游客53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941亿多元,均实现同比增长。
应该说,水污染问题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向水污染宣战,应成为个人、社会、政府的共识。一方面,要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另一方面,政府要严惩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和违建项目,健全水环境监测网络,严格控制各类环境风险。守护净土精准治污下功夫
富饶肥沃的土地,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藏。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范风险,才能让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地域性、长期性等特点,因此
在治理上就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扎实有效开展修复,避免盲目“一刀切”。
2


保障耕地安全,才能“吃得放心”。目前,我国已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四年负增长,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未来,还要将污染耕地修复纳入生态建设长远规划,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加强配套政策扶持,如通过国家专项基金,对以净化为目标的耕地修复工作给予启动资金和相关政策支持,减轻地方政府压力。
严格建设用地准入,才能“住得安心”。要严格落实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做好污染状况调查、监测和评估。对存在污染风险的地块,不一定急于修复、急于使用,如果不能确保安全就坚决不用,特别是不能作为住宅、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离不开资金、技术等要素的保障,离不开各方面的支持和监督。由于土壤污染的特点使得其很难引起关注,还应加强土壤污染的科普与宣传,增强全社会保护土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使土壤污染防治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人都是受益者。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汇聚全社会的磅礴力量,久久为功向前进,我们一定能建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朗朗上口!
继承传统文化生存智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庄浪县永宁中学李小平(2021年6月20日)关键词:古代智慧天人合一资源利用
内容摘要:本文从中国古代对人与自然界关系的认识、当今世界人与自然关系面临的新形势、如何有节制地利用生物资源等三个方面,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进行了初步而粗浅的探讨。正文:
人类应当怎样对待自然?怎样利用生物资源?中国古代的哲人们很早就思考、讨论过这些问题,产生了持续利用生物资源的思想,并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科学利用和保护生物资源的经验,在发展我国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于今天我们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很有启发意义。一、中国古代对人与自然界关系的认识
3


(一)对自然界的认识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经历了不同时期。最早人类本身过着极其原始的生活,对周围发生的事很不理解,对自然界抱着一种恐惧感,认为冥冥中有一位神在支配、安排一切,自然界的昼夜往返,四季更替,风、雪、雷、电的发生,更有日蚀、月蚀的出现等等,无不是天神的意志。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人际交往的增加,人对自然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有人认识到自然界是物质组成的。相传伏羲创造的“八卦”,即用八种符号命名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卦,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环境对象,后来进一步研究各类环境相互关系,发展成《周易》,把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提到了新的高度,不仅有唯物的成分,而且具有一定辩证法。对自然环境还有一种认识,认为自然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成分所构成。这些都是我国古代最早朴素的生态思想。
由于农业不断发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变得更为实际,劳动者把自然界高度概括为“天”、“地”。在劳动者和农业家眼里的“天、地”就是自然界,生物是自然界的产物,正如《月令》所说:“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周礼》也说过:“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合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显然,这里的“天、地”及其产物――“草木”、“百物”就是“大自然”。
(二)对人与自然界关系的认识1.“天人合一”观
《周易》中已提到天人关系是物质的关系,是人活动与自然规律的关系:“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咸卦。彖传》);
“天地絪緼,万物化醇;
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系辞上》),说明通过天地阴阳合气的作用,万物就变化产生。《易。文言传。乾》中又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表明人的活动要与自然规律相符。《周易大传》也说:“裁成天地之道,辅成天地之宜”,这些论述包含着人与天、地有关,人活动规律要与天、地的规律相统一的意思。即主张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达到天与人的和谐。这是最早提出的“天人合一”观点,也是“人与天调”的观点,这样的“天人合一”在对待大自然上有其积极的意义。道家认为人要效法“天”,效法到最高境界就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
4


为一”(《庄子。各物论》)。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主张天命、人性、道德、教化的一脉相通。董仲舒认为“天人感应”,“天”对人有主宰作用。张载“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认为人性与天道的合一。
总之,“天人合一”思想,是把人类看做自然里的一个和谐的组成部分。虽说人乃万物之灵,但人类与万种生物一样,都是由大地母亲哺育,靠阳光雨露滋润,才获得生命和生存条件的。2.“人定胜天”观
荀子提出“天人分相”、“制天命而用”等论点,认为人是天地万物的主人,万物都等待人去治理,“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君子而后治也。”(《荀子。礼论》)。他的学生韩非后又加以继承和发展,反对天命,崇尚人力,“缘道理以从事者,无不成”(《韩非子。解老》)“治强者王”(《饰邪》),认为只要按事物规律办事,没有办不成的。后来王充(“天地,含气之自然也”)、柳宗元(“天人各行不相预”)、刘禹锡(“交相胜,还相用”)等也都发扬了这一思想,反对“天命论”,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农业上一些农学家用这一思想来指导农业实践,如说:“土性虽有宜不宜,人力亦有至不至,人力之至,亦或可以胜天,况地乎?”(《大学衍义补》)
以庄浪县兴修梯田为例,从六十年代起,40万庄浪人民征山不止,治水不休,坚持不懈地开展了以兴修水平梯田为中心,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生态环境建设,苦战30多个春秋,终于建成了占全县总耕地面积90%以上的百万亩水平梯田,累计达到98.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5.3%,昔日的三跑田变成三保田(三跑即跑土、跑肥、跑水,三保即保土、保肥、保水)。实现水不出田,土不下山;
大灾不减产,小灾保丰收。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二、人与自然关系面临的新形势
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人类实践的范围不断扩大,使得更多的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人类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对自然均衡状态的破坏也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目前全球存在的人与自然的问题:人口问题(人类自身问题)、资源问题(自然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相当突出。
5


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世界性公害。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世界有10亿以上人口生活在污染严重的城市,而在洁净环境中生活的城市人口不到20%。全世界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缺少安全用水,每天有数以万计人的死与水污染有关,食品中毒事件经常发生。由于自然资源非正常利用,异生型人工自然物的大量滋生,干扰了自然生态的正常演化,破坏了整体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其中:“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危害”,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态危机的三大突出问题。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造成这一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四个方面不可忽视:一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有限;
二是人类对技术的控制能力不够;
三是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地区利益、集体利益以及个人利益代替了人与自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四是价值偏见;
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到眼前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而忽略了自然永存的内在价值,为了满足眼前局部的利益,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以至危及人类的持续发展。三、有节制地利用生物资源
我国有保护、持续利用资源的思想和行动可追溯到很早,在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的著作中已有记述:“昔者昊英之世,以伐木杀兽,人民少而木、兽多。黄帝之世,不麛不卵,官无供备之民,死不得用椁”(《商君书〃画策》),可见在原始社会轩辕黄帝时代人民就注意到树木、禽兽资源少了,便不猎取小兽和不寻鸟蛋吃,人民也不给官吏供应物资,死了不得用棺材。明确告诫人们,生物资源也不是可以随心所欲无限制利用的。我国同世界各国一样,在自然资源日渐减少时,将野生生物变为家植、家养,发展了农、牧业,无疑对减轻过度利用自然生物资源压力做出了最大的贡献。除此之外,我们的先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对持续利用生物资源,特别是野生生物资源,创造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有的经验至今天仍不失其指导意义。
(一)善待生物,维护生态平衡
荀子曾说:“人善治之,……然后昆虫万物生其间,可以相养食者,不可胜数也”,指出生物之间是通过食物链关系(“相养食”)来维持彼此数量的相对稳定性,只有不破坏这种平衡关系,生物才会“不可胜数”。他又说:“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滂滂如河海,暴暴如丘山。”(《荀
6


子〃富国》)。也就说生物资源得到外界生态条件的保证和人们对其合理的维护,生物资源就会如江河滚滚,源源不断供人利用。这也恐怕是最早十分明确提出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点。
(二)维护生态环境,依照生物生长发育规律科学地利用生物资源在长期生活、生产实践中观察到生物都有自己固有的生长发育规律,人们只有在生物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加以利用才能保证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淮南子〃主述训》有段文字对这一观点表述得十分明白:“畈不掩群,不取麛夭;
不凅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豺未祭兽,且罦不得布于野,獭未祭魚,网罟不得入于水;
鷹鶽不挚,罗网不得张于豀谷;
草木未落,斤斧不得入山林,昆虫未蛰,不得以火烧田;
孕育不得杀,鷇卵不得探;
鱼不长尺不得取,彘不满期年不得食,是故草木之发若蒸气,禽兽之归若流泉,飞鸟之归若烟云,有所以致之也。”《逸周书〃文传》也有类似的论述:“山林非时不升斤斧,已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泽不行害,土不失其宜,万物不失其性,天下不失其时”。总之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掌握生物生长、发育规律来利用就能永续利用。
(三)建立管理自然资源的机构和制度
为了保证永续、合理利用生物资源,国家当权者对各类自然资源设臵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和制度、法规。据说夏朝就有“禹之禁”,禁止在不宜时间捕鱼(见《逸周书〃大聚篇》)。到周朝设臵了分工相当细的管理机构和相当严厉的各项规章制度,例如“山虞”是“掌管山林之政令,物为之厉而为之守禁”;
“迹人”是管理田猎禁令的;
“渔人”是管理捕鱼政令,“囿人”掌“囿游之兽禁,牧百兽”等等。在管理规定上相当细致和严厉,例如,采伐树木方面规定“令万民时斩材有期日”(《周礼〃地官司徒〃山虞》、《月令》),“有动封山者,罪死而不赦”(《管子〃地数篇》),周朝还严禁烧荒、伐大树,作为最高法令规定:“毋行大火,毋断大木……天子之夏令也”(《管子〃轻重篇》)。以后历代对保护自然资源都制定出制度、法规,如秦朝的《田律》,汉代的《九章律》,明代的《明会典》等都有相关的条例。
也正是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宝贵合理利用生物资源的经验,并竭力推行和宣扬这些观点和措施,使我国保存下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哺育了世界上最多的人
7


口。在今天全世界面临环境、资源、生态危机时,应当继承和发扬我国对待自然界的优良传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发展我国经济,保护全球环境做出新的贡献。写得很好!
8


【篇六】“十四五”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强国心得体会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
正文:
人类应当怎样对待自然?怎样利用生物资源?中国古代的哲人们很早就思考、讨论过这些问题,产生了持续利用生物资源的思想,并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科学利用和保护生物资源的经验,在发展我国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于今天我们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很有启发意义。
一、中国古代对人与自然界关系的认识(一)对自然界的认识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经历了不同时期。最早人类本身过着极其原始的生活,对周围发生的事很不理解,对自然界抱着一种恐惧感,认为冥冥中有一位神在支配、安排一切,自然界的昼夜往返,四季更替,风、雪、雷、电的发生,更有日蚀、月蚀的出现等等,无不是天神的意志。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人际交往的增加,人对自然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有人认识到自然界是物质组成的。相传伏羲创造的“八卦”,即用八种符号命名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卦,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环境对象,后来进一步研究各类环境相互关系,发展成《周易》,把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提到了新的高度,不仅有唯物的成分,而且具有一定辩证法。对自然环境还有一种认识,认为自然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成分所构成。这些都是我国古代最早朴素的生态思想。
由于农业不断发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变得更为实际,劳动者把自然界高度概括为“天”、“地”。在劳动者和农业家眼里的“天、地”就是自然界,生物是自然界的产物,正如《月令》所说:“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周礼》也说过:“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合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显然,这

里的“天、地”及其产物――“草木”、“百物”就是“大自然”。(二)对人与自然界关系的认识1.“天人合一”观
《周易》中已提到天人关系是物质的关系,是人活动与自然规律的关系:“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咸卦。彖传》);
“天地絪緼,万物化醇;
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系辞上》),说明通过天地阴阳合气的作用,万物就变化产生。《易。文言传。乾》中又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表明人的活动要与自然规律相符。《周易大传》也说:“裁成天地之道,辅成天地之宜”,这些论述包含着人与天、地有关,人活动规律要与天、地的规律相统一的意思。即主张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达到天与人的和谐。这是最早提出的“天人合一”观点,也是“人与天调”的观点,这样的“天人合一”在对待大自然上有其积极的意义。
道家认为人要效法“天”,效法到最高境界就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各物论》)。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主张天命、人性、道德、教化的一脉相通。董仲舒认为“天人感应”,“天”对人有主宰作用。张载“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认为人性与天道的合一。
总之,“天人合一”思想,是把人类看做自然里的一个和谐的组成部分。虽说人乃万物之灵,但人类与万种生物一样,都是由大地母亲哺育,靠阳光雨露滋润,才获得生命和生存条件的。2.“人定胜天”观
荀子提出“天人分相”、“制天命而用”等论点,认为人是天地万物的主人,万物都等待人去治理,“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君子而后治也。”(《荀子。礼论》)。他的学生韩非后又加以继承和发展,反对天命,崇尚人力,“缘道理以从事者,无不成”(《韩非子。解老》)“治强者王”(《饰邪》),认为只要按事物规律办事,没有办不成的。后来王充(“天地,含气之自然也”)、柳宗元(“天人各行不相预”)、刘禹锡(“交相胜,还相用”)等也都发扬了这一思想,反对“天命论”,在历史上产

生了巨大的影响。农业上一些农学家用这一思想来指导农业实践,如说:“土性虽有宜不宜,人力亦有至不至,人力之至,亦或可以胜天,况地乎?”(《大学衍义补》)
以庄浪县兴修梯田为例,从六十年代起,40万庄浪人民征山不止,治水不休,坚持不懈地开展了以兴修水平梯田为中心,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生态环境建设,苦战30多个春秋,终于建成了占全县总耕地面积90%以上的百万亩水平梯田,累计达到98.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5.3%,昔日的三跑田变成三保田(三跑即跑土、跑肥、跑水,三保即保土、保肥、保水)。实现水不出田,土不下山;
大灾不减产,小灾保丰收。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二、人与自然关系面临的新形势
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人类实践的范围不断扩大,使得更多的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人类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对自然均衡状态的破坏也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目前全球存在的人与自然的问题:人口问题(人类自身问题)、资源问题(自然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相当突出。
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世界性公害。据世界卫生组织:目前全世界有10亿以上人口生活在污染严重的城市,而在洁净环境中生活的城市人口不到20%。全世界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缺少安全用水,每天有数以万计人的死与水污染有关,食品中毒事件经常发生。由于自然资源非正常利用,异生型人工自然物的大量滋生,干扰了自然生态的正常演化,破坏了整体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其中:“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危害”,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态危机的三大突出问题。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造成这一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四个方面不可忽视:一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有限;
二是人类对技术的控制能力不够;
三是功利主义的影响,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地区利益、集体利益以及个人利益代替了人与自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四是价值偏见;
人们在实

践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到眼前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而忽略了自然永存的内在价值,为了满足眼前局部的利益,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以至危及人类的持续发展。三、有节制地利用生物资源
我国有保护、持续利用资源的思想和行动可追溯到很早,在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的著作中已有记述:“昔者昊英之世,以伐木杀兽,人民少而木、兽多。黄帝之世,不麛不卵,官无供备之民,死不得用椁”(《商君书〃画策》),可见在原始社会轩辕黄帝时代人民就注意到树木、禽兽资源少了,便不猎取小兽和不寻鸟蛋吃,人民也不给官吏供应物资,死了不得用棺材。明确告诫人们,生物资源也不是可以随心所欲无限制利用的。我国同世界各国一样,在自然资源日渐减少时,将野生生物变为家植、家养,发展了农、牧业,无疑对减轻过度利用自然生物资源压力做出了最大的贡献。除此之外,我们的先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对持续利用生物资源,特别是野生生物资源,创造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有的经验至今天仍不失其指导意义。(一)善待生物,维护生态平衡
荀子曾说:“人善治之,……然后昆虫万物生其间,可以相养食者,不可胜数也”,指出生物之间是通过食物链关系(“相养食”)来维持彼此数量的相对稳定性,只有不破坏这种平衡关系,生物才会“不可胜数”。他又说:“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滂滂如河海,暴暴如丘山。”(《荀子〃富国》)。也就说生物资源得到外界生态条件的保证和人们对其合理的维护,生物资源就会如江河滚滚,源源不断供人利用。这也恐怕是最早十分明确提出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点。
(二)维护生态环境,依照生物生长发育规律科学地利用生物资源
在长期生活、生产实践中观察到生物都有自己固有的生长发育规律,人们只有在生物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加以利用才能保证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淮南子〃主述训》有段文字对这一观点表述得十分

明白:“畈不掩群,不取麛夭;
不凅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豺未祭兽,且罦不得布于野,獭未祭魚,网罟不得入于水;
鷹鶽不挚,罗网不得张于豀谷;
草木未落,斤斧不得入山林,昆虫未蛰,不得以火烧田;
孕育不得杀,鷇卵不得探;
鱼不长尺不得取,彘不满期年不得食,是故草木之发若蒸气,禽兽之归若流泉,飞鸟之归若烟云,有所以致之也。”《逸周书〃文传》也有类似的论述:“山林非时不升斤斧,已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泽不行害,土不失其宜,万物不失其性,天下不失其时”。总之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掌握生物生长、发育规律来利用就能永续利用。(三)建立管理自然资源的机构和制度
为了保证永续、合理利用生物资源,国家当权者对各类自然资源设臵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和制度、法规。据说夏朝就有“禹之禁”,禁止在不宜时间捕鱼(见《逸周书〃大聚篇》)。到周朝设臵了分工相当细的管理机构和相当严厉的各项,例如“山虞”是“掌管山林之政令,物为之厉而为之守禁”;
“迹人”是管理田猎禁令的;
“渔人”是管理捕鱼政令,“囿人”掌“囿游之兽禁,牧百兽”等等。在管理规定上相当细致和严厉,例如,采伐树木方面规定“令万民时斩材有期日”(《周礼〃地官司徒〃山虞》、《月令》),“有动封山者,罪死而不赦”(《管子〃地数篇》),周朝还严禁烧荒、伐大树,作为最高法令规定:“毋行大火,毋断大木……天子之夏令也”(《管子〃轻重篇》)。以后历代对保护自然资源都制定出制度、法规,如秦朝的《田律》,汉代的《九章律》,明代的《明会典》等都有相关的条例。
也正是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宝贵合理利用生物资源的经验,并竭力推行和宣扬这些观点和措施,使我国保存下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哺育了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在今天全世界面临环境、资源、生态危机时,应当继承和发扬我国对待自然界的优良传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发展我国经济,保护全球环境做出新的贡献。写得很好!

推荐访问:共生 心得体会 人与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