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兽医临床诊断学实验课程建设与思考

魏正凯,李前勇,张德志,王庆华

西南大学动物医学院,重庆 400715

培养新农科兽医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根基。人才是农业强国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而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1]。“农为邦本,教为大计”,加快新农科高质量建设,推进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和优化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农科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法[2]。动物医学是农林学科不可或缺的专业,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爱国热情、“三农”情怀以及符合行业需求的兽医专科人才[3]。兽医临床诊断学实验是运用基本临床检查方法和程序、实验室检验和诊断方法来进行动物疾病诊断的专业基础课。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兽医临床诊断学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兽医诊断学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并熟练运用于畜牧生产实践和宠物临床,以期为动物疾病诊断、防治提供重要保障。因此,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关乎兽医人才培养素质,畜牧生产甚至乡村振兴战略能否全面落地。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教学与实践进行了探索[4-6],但对于兽医临床诊断学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鲜有报道。目前,该课程依旧存在生物安全防护意识薄弱、典型临床病例以及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严重影响教育与教学质量,这也不断激发一线教师和学生思考如何开展课程的“教与学”。本文针对兽医临床诊断学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重视安全防护教育以及“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新型教学方式,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质量兽医人才培养课程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1.1 生物安全防护意识薄弱

生物安全教育是动物医学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的第1课。高校和教师是落实生物安全教育的主体,重视教学中的生物安全,是高校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兽医临床诊断学实验课程涉及动物种类多、携带病原种类多、上课地点大多位于动物实验基地,学生难以避免与病原体接触。部分高校和教师较关注教学内容,对学生生物安全教育和监督工作重视不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未佩戴或未正确佩戴安全护具、实验结束后不及时清洁消毒、医疗废物未按规定处理等危害学生安全的行为。生物安全教育是高校开展兽医专业实践课程的根本保障,如何系统做好生物安全教育工作、改变学生生物安全防护意识薄弱现状,是当下高校、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的问题。

1.2 典型动物疾病病例缺乏

兽医临床诊断学实验的教材以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规划或全国高等农林院校规划教材为主,教材主要教授不同动物系统和实验室的检查方法,但普遍缺乏综合运用和实践诊断学检查方法的章节。在课程实践中,典型动物疾病病例既可以用于讲授诊断学的基本检查方法和程序,又能够让学生综合实践诊断学检查方法。近来年,我国畜禽养殖业逐渐由零散的个体养殖模式向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模式转变,动物疫病监测和防控措施实施力度加大;畜禽免疫接种程序化、规范化,重点疫病监控全面化、常态化;生物安全防控措施不断完善。这些措施一方面降低养殖场传染病发生风险,有效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导致动物临床症状趋向不典型、多种病原混合感染概率增大,单一因素疾病占比减少。这些变化给兽医临床诊断学实验的教学带来新问题:难以收集典型的动物疾病病例,用于教师讲授课程和学生综合实践;作为实践课程,学生未参与实践,难以有效理解、掌握课程症候学内容。传统教学方式存在选择单一动物完成全部教学内容、忽略症状学内容等问题。因此,课程的教学模式仍有待改革和创新。

1.3 教学资源缺乏及课程考核制度不合理

高等院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专业任课教师数量却未同步增加,尤其是具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教师严重缺乏,课程实践场地有限、教学经费紧张、教具匮乏等突出问题依旧存在于诸多院校动物医学专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实践场所和经费限制,实验动物数量不足,无法满足课程实践需求;教具匮乏或老旧,有待更新,例如没有羊专用保定架、牛羊专用的留置针和血糖仪,开口器、叩诊锤和叩诊板老旧等;学生数量多,缺乏具备丰富实践能力的专业任课教师,难以深入讲解和及时指导学生的实践;缺少专职实验员,任课教师既要准备实验、讲授课程,又要负责其他琐碎工作,无法保障课程实践质量,不利于学生掌握兽医临床诊断相关技能。

兽医临床诊断学实验是实践课程,考核制度普遍单一化、理论化。部分院校的考核主要依据书面考试或实验报告,缺乏实践操作或效果的相关评价。考核制度过度重视理论知识,忽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也不利于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提高。这种考核制度容易导致学生盲目迷信成绩,以笔试成绩高分为目标,轻视实践学习。而该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考核不能仅侧重理论方面,也必须重视实践部分,充分考核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2.1 多方位提升课程生物安全

加强教学场地和动物圈舍设施建设,制定教学用实验动物生物安全细则。高校应当重视动物教学场地设施建设,在合理位置安装紧急洗眼器、配备医疗急救包等应急设备,将意外暴露导致的生物安全风险降至最低。教学场地专人专管,负责做好日常管理记录和定期清洁消毒,管理员应每年定期参加生物安全培训和考核。根据GB50447—2008《实验动物设施建筑技术规范标准》和GB14925—2010《实验动物 环境及设施》等标准,建设教学用动物舍,淘汰开放式露天圈舍。教学用实验动物需通过正规渠道购入,购入前必须核实《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等文件,购入后要进行隔离饲养和定期检疫。教学用实验动物健康,没有携带特定病原,方能用于教学活动。课程所用典型动物疾病病例也需要确保未携带人畜共患病原和高致病性病原。同时,高校要根据《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和《实验动物教学用动物使用指南》(T/CALAS 29—2017)等法律法规和团体标准,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用实验动物生物安全细则和预案。

加强学生生物安全理论学习。在正式行课前,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生物安全防护的理论教育,将生物安全教育纳入学生课程考核体系,加强学生生物安全防护意识。生物安全教育要特别注意从消毒、着装、防护、操作以及废弃物处理等方面详细讲解,让学生了解动物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生物安全隐患、潜在的人畜共患病原体对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危害,掌握与动物接触时必要的防护措施、注意事项以及突发情况的紧急措施,提高学生个人生物安全防护意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提升综合素质。

加强课程生物安全监督,将生物安全教育纳入课程的考核体系。正式教学前,应当检查学生的防护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可让学生分组实践、设置组长,协助教师生物安全监督;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检查,对于未做好防护措施的学生,督促完善生物安全防护,符合要求才能参加课程实践。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全场巡视,一方面便于解答学生的疑问,另一方面可以及时纠正学生操作错误,避免生物安全事件发生。对于实践中产生的废弃物或动物尸体,要放入指定地点,杜绝随意丢弃,严格规范无公害化处理。

2.2 打造“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案例参与式教学法

在兽医临床诊断学实验中,案例参与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为依托,围绕典型案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加强学生独立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根据案例进行讨论和剖析,逐步发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关键,最终实现解决问题和验证结论的目标。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和兴趣,促进学生各抒己见的有效沟通,形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索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正反馈通路,实现让学生将课程理论知识实际运用到兽医生产实践中。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是案例参与式教学的关键。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典型案例积极讨论和探索。学生随机分组,以小组为单元运用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基本方法开展病例的临床检查,依据检查结果,讨论、推测可能的疾病,验证结论并制定诊疗方案,最后教师讲评。全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以接诊医生身份参与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独立判断、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能够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参与课程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典型案例是案例参与式教学的前提,选择的案例要能让学生充分思考,调动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并使学生综合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判断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牢牢把控所选案例质量,案例最好发生时间为近期,贴近生产实践,同时能够运用兽医临床诊断实验的知识和技能。实践是最好的教学方式,运用典型病例开展动物诊断治疗教学效果最佳。任课教师或所在单位应充分利用与当地养殖企业建立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努力将更多高价值的生产实践案例带到课堂,但应密切关注患病动物是否携带人畜共患病及高致病性病原。

2.3 融合多媒体教学和合理设置课程考核制度

融合多媒体教学,弥补传统教学不足。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典型病例不是随时能够获得的,学生能够完成诊断学的基本方法和程序训练,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较差。结合多媒体、巧妙构思与设计典型病例满足课程教学需求是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补充。多媒体教学是图像、文字和声音的有机结合,建立典型案例库,结合案例参与式教学法,讲授诊断学的方法论和症候学,能够极大提高课程教学效果。运用动物模型软件、VR等设备辅助教学,有助于减轻教师备课压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积极性,但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只能作为补充手段,过多依赖多媒体容易导致课堂节奏单调,分散学生注意力。因此,融合多媒体教学优势,弥补传统教学不足,可以更好地提升兽医临床诊断学实验教学效果。

结合课程特点,合理设置课程考核制度。课程考核应全方位考虑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践能力,考核体系设置可参考:课堂出勤5%、生物安全意识10%、课后作业20%(根据提交和答题情况综合评定)、课堂讨论10%、诊断操作考核35%、理论考试20%(笔试形式)。笔试考核应当设置一定比例案例分析题,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的能力。

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高质量的新农科兽医人才。兽医临床诊断实验教学是沟通动物医学基础和专业课程的桥梁,对于培养高质量兽医人才不可或缺。为应对当下兽医临床诊断实验教学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能否通过多方位提升课程生物安全教育、打造“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案例参与式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教学和合理设置课程考核制度等措施培养高质量兽医人才,依旧需要院校、教师和学生不断实践和完善,走出一条符合国家和社会需求的新农科兽医人才培养之路。

猜你喜欢 诊断学兽医生物 生物多样性天天爱科学(2022年9期)2022-09-15生物多样性天天爱科学(2022年4期)2022-05-23上上生物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全身 CT 血管成像诊断学》出版介入放射学杂志(2021年11期)2021-11-15我是兽医志愿者疯狂英语·新读写(2021年7期)2021-10-13第12话 完美生物航空世界(2020年10期)2020-01-19兽医改行搞发明动漫星空(兴趣百科)(2019年4期)2019-04-09兽医小溪流(画刊)(2018年7期)2018-11-28动物园兽医小主人报(2015年23期)2015-03-02基于现代网络通讯工具的中医诊断学教学实践与探索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17期)2014-03-01

推荐访问:兽医 振兴 乡村